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-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观看-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自在线观-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自在线观看-国产精品永久视频免费-国产精品永久在线

透過數據看“大國糧倉”的底氣 科技裝備助力秋糧豐收

   2024-10-23 170
核心提示:10月16日是第44個世界糧食日。目前,我國的秋糧收獲已經超過六成,有望再獲豐收。近年來,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。下面通過一組數

10月16日是第44個世界糧食日。目前,我國的秋糧收獲已經超過六成,有望再獲豐收。近年來,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。下面通過一組數據,來看看大國糧倉的底氣。

  今年秋糧預計旺季收購量2億噸左右

透過數據看“大國糧倉”的底氣 科技裝備助力秋糧豐收

  秋糧占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,產量常年占總產量的75%。今年秋糧有望再獲豐收,預計旺季收購量2億噸左右,較上年穩中有增。今年夏糧產量2995.6億斤,比上年增加72.5億斤。

透過數據看“大國糧倉”的底氣 科技裝備助力秋糧豐收

  為確保顆粒歸倉,我國近年來大力實施綠色倉儲提升行動,糧食應急加工企業超6900多家,日加工能力超170萬噸,可滿足全國人民2天的消費需求。

 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測,2024—2025年度,我國三大谷物繼續保持平穩態勢。

  小麥稻谷庫存量滿足1年以上口糧消費需求

透過數據看“大國糧倉”的底氣 科技裝備助力秋糧豐收

  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1.3萬億斤以上。糧食庫存充裕,遠高于17%—18%的國際糧食安全警戒線,小麥、稻谷庫存量能夠滿足全國人民1年以上口糧消費需求。

  在我國,糧食產業年產值超過1000億元的省份達13個,其中山東、江蘇、安徽、河南、廣東、四川等省超過2000億元。

  農田里的科技范兒

  夯實“大國糧倉”的根基,農業科技裝備是支撐。當前,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3.2%,在耕、種、管、收四個環節,做到了智能化農機和新農技、新農藝相結合。讓我們一起去田間地頭,感受秋收、秋種的科技范兒。

  新品種助力 南泥灣水稻迎豐收

透過數據看“大國糧倉”的底氣 科技裝備助力秋糧豐收

  眼下,被譽為“陜北好江南”的南泥灣千畝水稻迎來成熟收割期。大型收割機轟鳴穿梭,沉甸甸的稻谷裝滿了車斗。近年來,南泥灣水稻種植基地與北大荒集團合作,引進優質東北大米品種和先進的種植管理技術,找到了適合當地生長的水稻品種,今年畝產也有所提高。

  高標準農田深耕 助力小麥單產提升

透過數據看“大國糧倉”的底氣 科技裝備助力秋糧豐收

  部分地區的冬小麥播種已相繼展開。在河南新鄉衛輝市龐寨鄉的高標準農田里,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,成片的土地被翻整一新。當地連續3年推廣土地深耕、鎮壓耙平等技術,助力冬小麥增產增收。農業技術人員來到田間,對農戶進行現場指導。

  農機新裝備 助力增產增收

透過數據看“大國糧倉”的底氣 科技裝備助力秋糧豐收

  玉米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,內蒙古是重要的玉米生產地。在通遼萬畝智慧化農場示范基地,田間農業機器人、植保無人機飛防作業,成為病蟲害防治的新選擇。

  當前,我國植保無人機保有量已達20萬架。在全國各地,更多的農機新裝備,正在田間地頭“大顯身手”。在山東德州齊河縣,播種機的播種參數可以根據不同的小麥品種和土壤條件,進行精確調節。“無人駕駛”耕作數據上傳云端,形成生產大數據,提供智慧化數據建議。


 
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
 
更多>同類農機資訊
推薦圖文
推薦農機資訊
點擊排行